鹿门一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小说网www.14oz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七月二十四日,病重中的房玄龄在高阳公主与辨机丑闻的刺激下,羞愧难当,导致病情加重,撒手人寰,享年六十九岁,追赠太尉,谥号文昭。

房玄龄在病重期间,李世民专门命人接他到玉华宫避暑,恩许他坐着轿子进入玉华宫。当君臣两人相逢时,都相对流泪、唏嘘不已。房玄龄在玉华宫避暑、养病期间,李世民对其关心备至,当他听说房玄龄病情有所好转,就喜形于色;当他听到房玄龄病情加剧时,则忧虑憔悴。

房玄龄曾对他的儿子们说:

“我蒙受圣上隆恩,如今天下太平,只有东征高丽一事未成,群臣之中没有谁敢劝谏圣上的,我明知不可为而不敢劝谏,真是死有余辜。”

于是上表劝谏:

“《老子》说:‘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' 圣上的功名威德已经足矣,再开疆拓土也当适可而止。况且圣上每次判决一个死刑犯人,一定要三次复议五次上奏,这正是重视人的生命缘故。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,把他们送上辽东战场,使他们年纪轻轻、白白送命,难道不值得怜悯吗?

如果高丽一向违背藩属国的礼节,诛之可也;假若侵扰我国百姓,灭之可也;如果他成为中国的祸患,除之可也。如今没有这三条而无故烦劳大唐百姓,无非是对内称替隋朝雪耻,对外称替新罗报仇,这些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吗?

希望圣上准许高丽改过自新,不再轻易动兵戈,则周围的国家都会被威服的。臣很快就要死了,人之将死其言也善,希望圣上能采纳我这将死之人的忠言吧。”

李世民看罢房玄龄的奏疏,感动地说:

“他病重到这个地步,尚能忧国。”

于是,李世民亲自前往探视,握着手与房玄龄诀别,悲伤得不能自禁,眼睁睁地看着房玄龄合上双眼逝世。

唐太宗平定祸乱而房玄龄、杜如晦不居功;王珪、魏征善于谏诤,而房玄龄、杜如晦不争其贤名;英国公李积、卫国公李靖善于领兵打仗,而房玄龄、杜如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。因而国家太平,将功劳归之于君主。所以说,房玄龄、杜如晦真是是唐朝宗庙社稷之臣!

“房谋杜断”之杜如晦、房玄龄先后离世,对李世民的打击非常大,他自东征高丽归来就已经染病在身,现在更是身体每况愈下。

就在一个多月前,宋国公萧瑀也去世了,死因很离奇,竟然是因自己的阿姊萧皇后去世,而导致他伤心过度,也随萧皇后而去,享年七十八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三国:华夏名将突然降临

三国:华夏名将突然降临

旗鼓相当
当上古神器之中的禁忌之力被释放,改变的不只是三国时代,更是整个华夏的历史。 华夏名将集体降临,到底是谁最终能摘得王冠? ………… 历史名将纷纷来到三国时代,让原本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更加的波澜壮阔。 魏武卒、岳家军、秦锐士各个时代的特殊兵种联袂登场。 兵仙、霸王、兵家亚圣、战国四大名将、大汉双璧等等各个时期如雷贯耳的人物齐齐上演世纪大战。 PS:本书群像文,所有人物的形象都以历史为主。
修仙 连载 48万字